首页 服务热线
人民日报:“被动房”,让人心动
发布时间:2023-08-31 15:10:49  |  浏览次数:0

image.png

说起“被动房”,你很可能觉得十分陌生,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它就会改变不少国人的居住习惯——冬天不用开暖气,夏天不用开空调,湿度常年维持在人体最为适宜的40%—60%,PM2.5值维持在75以内,一句话,屋内四季如春。怎么样,你心动了吧?

“温度24摄氏度,湿度50%、PM2.5值50……”一个春寒料峭的雾霾天,记者走进河北高碑店市的一处超低能耗建筑主题馆,亲身领教了被动房的巨大“魔力”。

在传统建筑中,受墙体、门窗等隔热保温性能不良、气密性不佳及冷热桥效应等影响,室温受气温影响很大,特别在冬夏两季,人们不得不借助外力调节室温。如此一来,不仅增加了能耗,还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。“被动房之所以凭借超低的能耗,让居住更为舒适,就是采取了各种手段,充分利用了自然采光、新风、清洁能源以及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。”龙湖集团副总裁宋海林介绍道。

与传统建筑相比,被动式建筑作出的改变是多方面的:建筑外立面的厚度从普通住宅的70—80毫米增至150—250毫米,并采用石墨聚苯板及挤塑聚苯板等特定材料;窗户采用三层双中空玻璃,窗内外设置隔汽膜和透气膜保证气密性,以防止室内冷、热能量的流失。如此一来,就相当于夏天里给冰棍裹上厚厚的被子,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外部环境对室温的影响。此外,被动式建筑一般还装有带热回收的全置换新风系统,过滤效率大于90%,可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湿气、粉尘、PM2.5等污染物,大大降低PM2.5的浓度。

被动房不仅住着舒适,还能大幅降低建筑能耗,节能率可达到92%以上,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建筑。1991年,德国被动房研究所(PHI)所长费斯特教授在德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被动房大楼。在生态环境愈发受到各国关注与重视的今天,被动房正凭借其超低能耗的优势在世界各地得以推广。而在我国,一年的建筑能源消费总量就超过8.5亿吨标准煤,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%,推动建筑节能十分紧迫。费斯特表示,目前中国的开发建设速度非常快,每年新建的房屋面积与德国全部住房面积差不多,如果中国能通过推广被动式建筑等措施加快建筑节能,那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就会更好更快地实现。

业界认为,被动房的理念是先进的,可要大规模推广,还需因地制宜、具体设计。比如在欧洲,居住楼房多为3层以下,我国的新建建筑大多容积率高、密度大、公共空间面积大,中国人在居住习惯上具有开窗通风更频繁的特点。此外,用材和设计上的考究也会推高被动房的总体成本,但规模上去之后,成本会有所回落。目前欧洲被动房的成本仅仅超出了普通建筑的3%—5%,更何况,住户在居住阶段还会省下大量的能耗支出。

“当务之急,就是要根据国内气候的复杂性、建筑特点及居住习惯去磨合和调整,逐渐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产业链体系,让被动房在我国稳步有序地推广开来。”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宋晔皓表示。

德国被动房研究所(Passive House Institute 简称:PHI)自1991年建成世界第1栋被动房开始,逐步形成了全套设计、施工技术体系和认证体系。


被动房是近零能耗建筑的成功代表,也是全球可以大规模建设的节能建筑典范。


被动房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,为避免出现任何一个施工错误,被动房质量相关的所有构件都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准确了解,被动房更加需要精细化的施工操作!